会嬉戏、哀悼死去的同伴……大象善交流也许出于自我驯化-速递

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孙明源

自我驯化是生物学的经典理论假说之一。早在19世纪,达尔文就发现,驯化过程中的选择性繁殖会对不同的动物产生相似的作用,他还指出:“人类在很多方面或许可以同那些经过长期驯化的动物相比较。”

4月初,发表在美国《国家科学院院刊》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,大象的一些高级情感表现可能属于自我驯化,比如它们会哀悼死去的大象、帮助生病或受伤的大象,甚至能在镜子里认出自己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研究报告从20个方面将非洲草原象与人类、倭黑猩猩进行了对比,发现这3个物种都有一些相同的身体特征,而且表现出相同的习惯。研究人员认为,大象有嬉戏行为,有社会性,有漫长的童年,而且会替种群中的其它成员照看小象。如果说人类和倭黑猩猩都是自我驯化动物,那么据此推理,大象可能也具备这种演化倾向。

自我驯化是一种自然现象

“自我驯化这个概念容易被误会。望文生义的理解是,动物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了驯化,甚至要‘服务人类’。这种理解是错误的,实际上自我驯化只是人类观察归纳的一种自然现象。”2021年度知乎新知答主、动物行为学领域优秀答主王豆皮表示,自我驯化中的“驯化”一词和人类没有直接关系。

所谓自我驯化是指某一物种在没有其它物种对其进行驯服的情况下,发展出了一些近似于被驯化动物的特征。

被人类驯化过的动物往往会表现出一些相似的特征,例如攻击性降低、幼年期延长、外表变白等。自达尔文时代以来,动物学家已经总结了大量驯化综合特征,例如在20世纪的一项研究中,苏联科学家发现经过驯养的银狐也会表现出一些驯化综合特征,例如头上出现白色斑块、尾巴卷曲、耷拉耳朵等。

动物学家观察到,在人类不参与的情况下,一些动物也表现出了驯化综合特征,这种情况被称为自我驯化。

动物之所以如此演化,可能是因为外部的选择压力出现了变化,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不再如以往严峻,因此合作开始大于竞争,在诸如此类的选择压力下,具有自我驯化倾向的动物,攻击性逐渐下降、种群内部冲突减少,而亲社会性与协作能力逐渐增强,并产生了更复杂的交流系统。

在大象的例子中,科学家发现大象会互相学习,通过社交相互传播关于食物和养育幼崽的知识,而不是只依靠本能。此外,大象还拥有复杂多样的交流系统。它们发出的声音组合极其广泛,从咆哮、尖声鸣叫、低频次地“咕哝”等都是大象和同类交流的“语言”。

“这些行为都被认为是自我驯化的显著结果。或许可以说,这就是动物版的‘仓廪实而知礼节’——由于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变得相对不严峻,动物的演化开始倾向于那些更具合作性、更少攻击性的个体,原本群居的哺乳动物,其社会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,并能发展出更加复杂的社会行为,例如复杂的沟通系统。”王豆皮总结道。

自我驯化与生存压力有关

《国家科学院院刊》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,大象具备几种与自我驯化有关的基因。研究人员将野象的基因与261种驯化哺乳动物的基因进行了比较,并建立了一份通常与驯化相关的基因清单。

“但是,自我驯化依然是个不够完备的概念,我们应该谨慎地使用它。”王豆皮直言。

在常规的驯化条件下,更复杂的沟通机制有望出现,比如,孟加拉雀能够发出声音丰富的鸣叫,相比其野生祖先白腰文鸟,孟加拉雀的“曲目库”大大扩充。这是因为人类驯养放松了孟加拉雀的各种选择压力,增加了它们的学习机会,使得孟加拉雀原本刻板单调的鸣声变得丰富多彩。类似的外部条件或许也是自我驯化能发展出复杂沟通系统的基础。

“在生存压力较小的情况下,一些动物可能发展出类似人类‘文化’的一些行为,例如日本著名的泡温泉的猕猴。那么除了人类,具有自我驯化现象的动物,是否也能发展出更复杂的、类似‘文化’的行为呢?”王豆皮畅想道。

发表研究报告的科学家认为,大象的自我驯化可能与它们体型庞大和力气较大有关。大象通常不太担心为了生存而躲避或与其它动物开战。这种安全环境可以减轻对外来侵略的担忧,让它们把更多能量用于认知世界,同时拥有更多探索、交流和游戏的机会。此类现象在自然界广泛存在。当然,目前,自我驯化不是一个边界明确、内涵清晰的概念,仍处于假说阶段,因此,部分人认为,不宜把“大象是自我驯化的动物”这句话视为确定的结论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这项前沿研究的确提供了新的视角,有助于学界更多地关注灵长类以外动物自我驯化的可能性。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今日舞蹈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  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